合晶学院|什么是“低速早燃”?新标准SP级别能抗“低速早燃”吗
那么,什么是“低速早燃“?
当发动机转速不高(1000-2500转区间)扭矩输出较高时,燃油和机油的混合物在火花塞正常点火之前发生自燃现象
正常工作的发动机 低速早燃的发动机
低速早燃 — 汽油直喷发动机的特有烦恼

低速早燃怎么产生?

进气冲程中,喷嘴面向气缸壁将油雾喷入气缸,部分燃油与机油的残余薄膜发生反应,这层薄膜可防止珩磨纹路发生磨损。
当燃油和残留的机油薄膜混合,混合物会被液化,导致部分珩磨纹路无法在活塞环受到保护。
压缩冲程中被上升的活塞上刮并形成液滴,活塞上升后燃烧室内将达到燃油和机油混合液燃烧的条件,造成意外的燃烧压力冲击波,也就是低速早燃现象。
重复发生的低速早燃,严重后果“惊掉下巴”

火花塞点燃剩下的燃油空气混合物造成第二次燃烧冲击波,两次冲击波累积产生的能量在活塞上产生裂缝,重复发生的低速早燃甚至会使部分活塞完全断裂。
发动机生产商可以通过加强活塞或过喷燃油等方式降低低速早燃的风险,然而却会导致发动机效率下降,从而对油耗和排放造成负面影响。
机油是引起“早燃”的重要原因
